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正式宣布了退出中国市场,解散员工的决定。这在金融危机后经济气象逐步复苏的今天,如此突如其来的解散和失业,着实对涉及此事的员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冲击。这突然的冲击是仅通过经济补偿方案能完全弥补的吗?它还会留有什么样的余波?寒流突来,是否也震慑到了其他职场人士或管理者?
在经济环境日趋自由、发展速度日益递增的今天,非常不幸的是,如此突如其来经济体的解散或裁员将只是今后商业生活中正常的新陈代谢。而非仅仅是经济危机时代才有的符号。
合理的经济补偿方案缓解的是员工暂时的经济压力,但随后各种连锁性的压力和担心焦虑问题会泛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其今后职业状态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从面临失业的当下反应,到职业生涯价值观的拐点,连锁的效应并不只是简单的积极补偿可以应对的。
► 情绪问题:经济问题总是与情绪压力相伴的,并会导致更复杂的心理影响。此次危机对情绪的影响将与失业混乱的状态一样,如期而至。因为失业和经济状况引起抑郁或焦虑情绪,会在他们的生活中蔓延,并且变得越来越糟。
► 躯体症状:由突然失业引发的经济压力和不安全感会以躯体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早期的症状有失眠、头痛、易怒、溃疡以及肠胃问题等,这些征兆很容易被家人或朋友所忽视的。
► 自杀:有研究表明,在经济艰难的时期,抑郁和自杀的发上频率确实会趋高。调查发现,在1972至1991年间,经济不稳定的时候自杀率较平均水平上升了2个百分点。
► 职业归属感、忠诚度归零:严重且突如其来的职业变故,将成为其今后职业发展趋向、工作态度的重要影响依据。低安全感意味着更高的企业人力资本和低效率的生产率等一系列的负循环。即使在企业经济状况恢复时,未处理好职业心理创伤的员工仍不能以积极高效的心理行为模式全力投入工作发展之中。
因此,妥善地处理这样的职业创伤不仅是员工个人的事,也是企业雇主品牌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心理解读
有别于金融危机时期弥散在社会中普遍的失业和经济焦虑,在经济环境缓和的今天,突然面临企业的解散和失业侵袭,这样的打击要远大于整体经济不良时的影响。帮助遭遇职业变故员工学习如何健康应对突如其来的压力,甚至给予发展性的支持,是许多欧美国家成熟负责的企业良性应对发展问题的积极措施。
对员工个体而言,面对突然被告示失业,首先的反应是心理的休克和否认。难以接受事实的打击。其次才会意识到失业意味着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总是与情绪压力相伴的,并会导致更复杂的心理影响。究其原因,“不确定性”是引发大多数焦虑的诱因。尾随“不确定性”而来的是“不安全感”、“未知性”等,都是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的元凶。这种压力或焦虑并不奇怪,但是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个人和社会影响。
通常在面临如此巨大的经济或生活压力时,大多数的焦虑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但是这些压力有时是外显的,表现为暴躁的激烈行为,有时却是内隐的,表现为情绪的和躯体的问题。虽然外显的针对他人(尤其是对执行裁员方案的管理人员等)的过激行为是大家预知可能的危险,如对公司的暴力抵抗或对家人的过激宣泄,但如果个人已经感觉到有躯体的疼痛或是巨大的情绪变化时,说明所承受的压力可能正变得越来越大。大家应该警惕自身的压力承受状况的变化,以更好的状态来应对生活。胃痛、溃疡、头疼、易怒、心率不齐等,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需要小心的危险信号。一二天睡眠不好是正常的,但连续的失眠、早醒就应该引起注意了。另外,兴奋、自残行为、回避与家人朋友的接触等都是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总之,当焦虑出现时,应该向亲友寻求心理上的帮助,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医生。
不少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也告诉我们,除了提供员工应对职业危机的心理咨询服务外还有很多积极的措施。如企业可以引入再就业辅导、提供转职推荐信等措施,来帮助员工降低焦虑,在迷茫中理清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这些措施不仅帮助员工平稳地度过这个情绪易激惹时期,使企业的裁员方案顺利进行,长远地看也帮助企业在危难时刻同样树立良好的雇主品牌,待企业状况复苏时吸引这批与企业建立了牢固心理契约的老员工的回归和助力。
当然,处在危机边缘的人们,可能会受到蔓延的恐慌情绪传染,出现焦虑抑郁等悲观心理,对于这部分人,也不必过度恐慌,生活仍在继续,需要更多的是健康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