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心理电影 > 心理学家看《星际穿越》:爱如何拯救世界?

心理学家看《星际穿越》:爱如何拯救世界?

来源:心灵咖啡网summery   
人气:

心理导读:《星际穿越》掀起了理科生们的狂欢大潮,各种物理学名词一时间让文科生们默默低下了头。可是没关系,请看本文作者给文科生的特别服务——以另一视角解读《星际穿越》。读这篇文章时,各位可以不用百度了~《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掀起了理科生们的狂欢。虫洞、黑洞、潮汐力、五维空间等等,一时间让我们文科生的大脑受到严重创伤,但如果我们现在电影放的是《霍金带我们穿越宇宙》这样的纪录片,还有没有这么多票房呢?

心理导读:《星际穿越》掀起了理科生们的狂欢大潮,各种物理学名词一时间让文科生们默默低下了头。可是没关系,请看本文作者给文科生的特别服务——以另一视角解读《星际穿越》。读这篇文章时,各位可以不用百度了~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掀起了理科生们的狂欢。虫洞、黑洞、潮汐力、五维空间等等,一时间让我们文科生的大脑受到严重创伤,但如果我们现在电影放的是《霍金带我们穿越宇宙》这样的纪录片,还有没有这么多票房呢?如果不是的话,那就说明这部电影吸引人的,不是那些物理学名词,而是人,人性。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宣告一件事:亲爱的文科生们,你们不用自卑,我要给全天下文科生写一篇文科生都会懂的影评!

什么是文科生能懂的呢?那就是电影中提到的在第五维度都能管用的一种力:爱。但爱只是人性的一面,而人性的另一面则是非爱,所谓多情深处是无情,无情尽头是深情。这不是我在跟大家游戏文字,我试图用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如何在第五维度被拯救的。

内部世界vs外部世界:自闭和非人

这个世界是分为两重的,一重是外部世界,一重为内部世界,但归根结底,只有当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有所交集的时候,这个世界才是人的世界,否则它对我们毫无意义。

我们的内部世界出了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失去了交集。对一个婴儿来说,他对妈妈的记忆只有三天,所以当妈妈离开三天以上的时候,他就开始慌张,因为他脑海中妈妈的影像开始模糊,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毁灭式的打击。类似的打击是我以前做记者的时候采访一个丧子的母亲,因为家贫,没有给孩子照相,所以当孩子去世五六年后,这个母亲也开始失去对孩子影像的记忆。对一个成人来说,这种痛苦是可以承受的,因为她还可以有其他资源可以依靠,而对一个婴儿来说,如果妈妈的影像开始消失,这对他意味着即使妈妈回来了,他也无法辨认,而妈妈对他意味着一切,妈妈影像的消失,意味着他自己的一部分也开始消失。

我们内心妈妈的影像越不稳定,我们的安全感越不好,如果我们从小母亲的形象是稳定而且强大的,那么我们也越能有勇气对外面的世界展开探索,否则我们会一直是一个无法离开原生家庭的孩子。因为我们的母亲的影像太模糊,无法维持很长时间,于是我们就必须天天和妈妈在一起。所以,和我们世俗看法不一样的是,心理学认为,越是从小和父母关系建立得好的孩子,越能独立长大,可以不受原生家庭羁绊,而真正成人;越是从小和父母关系建立不好的孩子,反而在长大后,对父母很好,甚至给父母养老送终,因为他们内心的父母的影像太弱,所以他们需要增加外部世界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我们如果很少对孩子的内部世界加以关注的话,就会造成“外部世界的爸爸妈妈”而非孩子心理层面的父母。最好的例子就是影片中的父子关系和父女关系的对比。同样是找到无人机,父亲让女儿玩,而让儿子眼巴巴地看;同样是离别,父亲要哄闹脾气的女儿,而和儿子只是简单地拥抱,儿子只是简单地说一句:以后我可以开你的车吗?

儿子真的不在意吗?如果不在意就不会和妹妹总是闹别扭了。儿子真的不在意吗?那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地给爸爸发短讯,把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大事都汇报给爸爸听?而爸爸最在意的女儿,却只是长大到爸爸这个年龄的时候才会给爸爸第一封视频短讯?儿子真的不在意吗?为什么沙尘暴如此厉害,他宁可让自己的妻儿和自己一起吃沙子到快要死,也不肯离开祖宅?而女儿却可以轻易离开对她如此重要的家?这恰好证明了我刚才说的一个铁律:越是父母给孩子内部世界的关照,孩子越有能力到外部世界去探索;越是给孩子外部世界的关照,孩子就会因为内部世界的枯竭而无法到外部世界探索。在离别这件事上,父亲跟女儿有了很好的内部世界的交流,而和儿子只是简单地拥抱而已。儿子对父亲的依依不舍却用能不能开你的车这样的话来试图否认父亲的离去。

在咨询室里,我见过太多从小被父母虐待的孩子,长大以后不由自主地对父母千般好万般宠,也许他们一直试图拯救无法和他们进行精神交流的父母,希望他们可以穿越到过去,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童年,他们也把自己的父母当作童年的自己去爱。

父亲vs母亲:我要离开谁,我要拯救谁?

什么叫爱?也许这个词被滥用,以至于有太多歧义了,我们用连接似乎更公允一些。(爱被滥用是因为爱似乎只有正能量,所有正面的词汇如果是这样的,爱就只有一维。如果我们看到爱的反面,那么我们起码能看到一个平面。如果我们要加入动力的角度,我们看到的是爱的方向,那是三维的视角。如果再加入原生家庭的影响,那就是第四维。再加上整个人类的视角,可能这才是第五维。)那什么是连接呢?连接就是我们用什么姿态,什么方式,投入多少能量地与他者在一起。

比如,如果我们和父母是一种敌对的关系,那么我们可能只有在敌对中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们是需要斗争才能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就像那句“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说的就是一种除却冲突则无法确立自我存在感的状态。

还有一种经典的连接叫做“施害者、受害者与拯救者”的连接方式。往往我们在三个角色中转换才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否则就会离开舒适区域。就好像小鸭子一出壳,见的第一个会动的物体就会认作是妈妈一样,很多时候,孩子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妈妈往往会决定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连接的和种类。妈妈往往既是施害者又是拯救者,同时也可能是受害者,我们可能深受其害,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斯德哥尔摩症患者,认同了施害者,因为除却认同,别无选择。而一旦原型定型,再想改,就好像要将楼从地基开始推倒从来一样难。

无论如何,父母是工厂,孩子是父母的产品,尽管日后有多少道加工,但坯子是父母给的。还是拿影片中的父亲和一对儿女做例子:父亲无论如何都要回地球去找女儿,终于也看到女儿,但他居然从未问一句,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是否还在人世?他竟然没有一点儿兴趣去了解。似乎这个儿子不是他生的。而他对女儿有那么多柔情和爱。这种爱的偏心,实在让天下做儿子的都会齿冷。在中国恐怕很多女孩都有过被重男轻女倾向荼毒的经历,可能也会理解在这样一个偏心父亲面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抛弃!这部电影如果要有另外一个名字,我建议就叫《抛弃与拯救》。

· 作为宇航局的高级工程师和宇航员,在地球沙尘暴以及飞机失事后,他被宇航局抛弃了,宇航局一度也被联邦政府抛弃了,在粮食危机下,一切和粮食无关的职业也都被抛弃了。

· 不用说,儿子一直感觉到父亲的爱没有投注到他身上,所以他选择依恋祖父。祖父和这位父亲都是鳏夫,某程度上他们都是被女人抛弃的男人。

· 在父亲大人和宇航局接上头后,宇航局告诉他,如果他不选择抛弃女儿、儿子和父亲的话,整个人类都会被抛弃。他不得不去抛弃最爱的女儿,而去寻找那些先行者,先行者们大多数都会来到一个孤零零的星球,如果不适合生存,他就要去死;如果适合生存,他也必须在一个只有一个人的世界上坚持,直到被找到。然后,他们在讨论,女宇航员发现她无论如何都要抛弃自己的爱人,而选择更有可能存活的星球。

· 最后父亲大人也把自己抛弃掉,以拯救女宇航员,同时被他抛弃的还有幽默的机器人。在此之前,他和女宇航员险些被险恶而狡诈的岳不群式的伪君子宇航员所抛弃。女宇航员也发现自己的父亲一直欺骗自己,把她送出去的目的就是让她永远抛弃地球和父亲。

· 在黑洞深处的五维空间里,父亲在努力让女儿不要抛弃他,并艰难地和女儿发生各种连接。直到女儿明白了一件事,原来自己的幽灵是父亲,父亲一直没有离去,父亲是爱她的,于是世界被拯救。

请大家注意,在这里面,所有的男性似乎都是被牺牲的,而女人才是值得活的,需要被拯救的。

在母亲去世后,妻子就是替代的母亲,在妻子离开后,女儿就是替代的妻子。这就是很多男性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为了妈妈,我可以牺牲一切;为了妈妈,我可以付出一切。在男主人公的世界里,充满了太多牺牲和太多的拯救,受难者和拯救者,这种意象本身就是一个小男孩的梦,而当我们成为男人的时候,我们会知道,没有一个虫洞会在土星那里等着我们,也不会保证片尾一定是HAPPY ENDING。没有保证,这个世界也不为你而存在,你也不是什么英雄。

有影评说,诺兰安排完美大结局是为了鼓励人类继续探索的勇气,但所谓的勇气是向死而生的,它不是因为有保证才会前行,而是因为毫无保证而一往无前,不是因为没有恐惧而冒险,而是因为面对恐惧,依然走上前去。有保证的世界,有奇迹的世界,有侥幸的世界,那是妈妈的世界,而不是爸爸的世界。在妈妈的世界里,小男孩是可以为妈妈自毁的。因为妈妈就是一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爱孩子,是会把自己的一部分放在孩子身上,有时我们会把自体放在孩子身上,自体=自我意象;有时我们会把客体放在孩子身上,客体=客体意象。

这是一种小男孩式的自大,往往我们的自恋是和我们的妈妈有关的,因为只有在妈妈面前,我们才觉得我们可以给予妈妈一切。听过很多婚姻失意的母亲或者父亲说,我生命中唯一让我快乐的就是我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成为一个自恋者,相信自己有无限的能力和责任,给予自己的父母在黑暗中唯一的光和热。他或者她就成为父母存在下去的唯一理由。

但是父亲会让这个小孩子受挫,他会让孩子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不是世界之王,你需要面对的是广袤的宇宙,而不只是妈妈的怀抱。

深情vs绝情:亲爱的孩子,我把什么留给你

就像我们看到很多经典家族剧那样:总有一个忍辱负重的大哥和负责折腾胡闹的小弟。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如果父母无法整合好自己的自相矛盾,就会把自己内心复杂的冲突“分门别类”地投射给孩子,让孩子各自认领一个特质。(往往大哥因为早出生,就天然成为照顾者的角色,而那个充分享受自我的部分就成为最小的孩子的特权。)

父母内心的矛盾冲突的部分越极端,自己的孩子发展也就越极端。电影中男主人公的内心就是极端的,最好的形象化的图景是两个星球和一个黑洞。一个星球就像是发生在浅碟上的海啸,如此浅的海水也许意味着母亲内心的容器是浅显的,但却有巨大的情绪起伏,这个起伏让这样的妈妈长期停留在某个阶段,无法从中走出,这和漫长的世界差正好应对。而男主人公内心父性的世界则是严苛的,更加难以存活,这个世界没有起伏,只有冰冻的情感。那个试图杀害男主人公的宇航员,试图牺牲宇航员与女儿的团聚,代表了极端自恋的父性的世界。

当男主人公遭遇了父母两端的伤害以后,他选择了自杀。拯救女儿的残念,让他活了下来。他所拼命守护的女儿,其实代表了他内心的婴儿式的连接的希望。

儿子最终会明白,爸爸对自己的无情是因为爸爸把对自己的无情用在了儿子身上,而把对自己的妈妈的深情用在了女儿身上。如果我们爱一个人,会把对方当成自己,这算不算近呢?算很近,但很近不意味着幸福。有时如果我们的自我意象太孤绝,太痛苦,把这样的部分投给孩子,孩子也会绝望地无意识地认同,最终也会和我们一起痛苦,如果痛苦是我们唯一的传家宝的话。就像是堕入黑洞之时,那个机器人就像是父亲的儿子,那个女宇航员就像是自己的女儿,选择一个人和你一起去死更近,还是把生的机会让给你和你更近?我们无法回答。

一个倍加蔑视自己父母的孩子,你能骄傲地教训自己的父母,是因为父母把自己所有的不好的部分留给自己,而把所有的好留给你。一个总是承担所有责任的长子,你之所以这么辛苦,是因为父母把你视为生命中的支柱,没有你,这个家无法维系下去。到底哪种是更加近的爱呢?蔑视父母的孩子的痛苦在于他们无法低下头,看自己的不足;总是自卑自责的孩子的痛苦在于,他们无法抬起头来,卸下责任。我也无法区分,哪一种爱是更爱,哪一种爱是更好,因为父母总会把他们最偏心的一个衣钵传给你,也会把另一部分的衣钵传给另外一个孩子。

亲爱的儿子,我把你变成了我,亲爱的儿子,我把你变成了我要拯救的妈妈,到底哪一种是更爱呢?对不起,这里的再用爱就太滑稽了,爱是不存在的,连接才是永远的。

最后女儿把爸爸推走,是因为她知道,对爸爸来说,他可能无法享受“拯救以外”的生活,他一生的使命就是拯救一个又一个母亲,抛弃一个又一个母亲。他的世界,要么是洪水滔天的母亲的世界,要么就是狡诈凶险的冰冻的父亲的世界,属于他的世界,就是虫洞,一生都要不停地穿梭于拯救和抛弃之间,除非有一天,他可以爱他自己,也可以爱他的儿子,他才能真正拯救那个充满的荒芜的沙尘暴的世界。

关键字标签:心理学家星际穿越拯救世界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七宗罪Se7en/TheSevenDea

剧情介绍:如果你还未看过《七宗罪》,那你请别问任何人本片的故事大纲,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