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青春期心理 > 对"青春期"同伴交往的几种误解

对"青春期"同伴交往的几种误解

来源:来自网络    
人气:

"青春期"的同伴交往可能是一个让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都感到困惑的问题。不过,两代人困惑的内容并不相同。 令不少家长迷惑不解的是孩子的行为:为什么心中有话不向父母倾诉,却愿意与同伴分享?为什么对父母的经验之谈听不进去,而对年少无知的小伙伴的意见却言听计从? 让青少年们感到苦恼的是与同伴交往中的疑难:为什么找不到知心的朋友?怎么样才能得到同伴们的接纳?与朋友闹矛盾了,如何去和好?自己喜欢的朋友,父母为

"青春期"的同伴交往可能是一个让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都感到困惑的问题。不过,两代人困惑的内容并不相同。

令不少家长迷惑不解的是孩子的行为:为什么心中有话不向父母倾诉,却愿意与同伴分享?为什么对父母的经验之谈听不进去,而对年少无知的小伙伴的意见却言听计从?

让青少年们感到苦恼的是与同伴交往中的疑难:为什么找不到知心的朋友?怎么样才能得到同伴们的接纳?与朋友闹矛盾了,如何去和好?自己喜欢的朋友,父母为什么老看不顺眼?

很多时候,两代人都更关心自己心中的疑惑,而不太在意对方的苦恼,因此,即使想沟通,也往往话不投机。长此以往,本该亲密无间的亲子之间就形成了一道隔膜,不仅影响了家庭的和睦,更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改变这种局面,家长无疑负有更大的责任。未成年的孩子并没有多大义务去解决父母的上述疑惑,但是,父母却有责任去帮助孩子解决难题。要顺利完成这个任务,父母首先需要澄清对"青春期"同伴交往的几种误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心理和行为。

误解一:除了学习和锻炼身体,孩子在其它方面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与同伴在一起。

绝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都在上中学。在不少父母看来,孩子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长知识、长身体,因此,同伴交往也要以此为中心。中学生不应该玩耍,因为那是小孩子的事;中学生也不要去考虑什么情感问题或人生问题,因为那是大人的事。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家长只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同伴一起学习、一起锻炼,却不赞成他们与同伴一起玩耍,更不愿意他们与同伴在一起"胡思乱想",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不着边际"的问题。

这种选择性交往的主张似乎很理智,但是,它却不符合青少年此时的心理特点,很难行得通。不错,中学生确实是要长知识、长身体,他们因此而需要学习性的同伴关系(如学习小组)和课外活动性的同伴关系(如一起踢足球),但是,这还不够。中学生毕竟还不是成年人,还保留小孩子的一些心态,还需要共同玩耍的伙伴;另一方面,中学生又正在长大成人,他们需要一个知心的同路人,一起来确认自己的身份特征,一起去了解将要走进的成人世界。这两方面的需求使得他们需要建立友谊性的同伴关系。对中学生来说,友谊性同伴关系是心灵成长的需要,可能比前面两种同伴关系更加重要,他们也会为此而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误解二:青少年有疑难时应该找父母,同龄人年少无知,提供不了什么帮助。

在一些家长看来,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最关心孩子的也是父母,因此父母是孩子寻求理解和支持的最佳对象,青少年如果对情感和人生问题有什么疑惑,应该向父母请教。同龄的伙伴一样缺乏人生经验,自己都充满困惑,与他们交流这类问题,顶多是同病相怜,不会有什么好处。

这种想法,恰恰说明一些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对于生活,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更重视亲身体验,而非间接经验。他们最需要的是心心相印的朋友,而不是经验丰富的向导。当然,他们也会向家长和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但是,间接的学习代替不了自己的探索。作为一道探索的同伴,同辈群体的一些功能是父母无法替代的。这些功能主要有:(1)探索自我,确立新的自我概念。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因此,一般情况下,父母很难帮助青少年确立新的身份,同伴群体却可以做到。(2)寻求理解和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是提供群体归属感,为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提供合法性,不一定是具体问题上的帮助。(3)获得地位。青少年在同伴关系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对他们来说,这种地位可能比家长的认可和老师的称许还重要。(4)克服孤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孤独,他们比成年人甚至老年人更加孤独。这些功能表明,青少年的同伴友谊远远不是同病相怜那么简单。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青春期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是拥有关系密切的朋友,一同分享内心的情感,一起分担成长的烦恼。青春期之前,青少年较多地向家庭寻求支持,更愿意向父母坦露自己的情感,在青春期,他们转向同辈群体寻求支持,对朋友的自我坦露增加。他们需要有密切的朋友来陪伴自己、支持自己、理解自己、关心自己。

友谊对中学生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自己有一种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他们的人格还没有定型,身份还没有确定,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他们与身边的朋友聚在一起,相互支持,为他们自己建立一种防范性的边界,共同面对成人世界的挑战。

当然,同伴友谊有其局限性。在青少年的人生探索过程中,不能没有父母和老师的指导。称职的家长不会放弃对孩子的指导,也不会强迫孩子只服从自己的指导,而是力图将家长指导和同伴支持很好地协调起来。要实现这种协调,家长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同伴友谊。

误解三:当父母的意见与同伴的意见有分歧时,应该听父母的。

一些家长最难接受的是:同伴交往动摇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在一些问题上,孩子更重视同伴的意见,而不听父母的忠告。在不少家长看来,没有不听父母的话的道理。

持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可能会列出好几条理由。其一,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听父母的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其二,父母一片好心,说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当然应该听父母的。其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无论如何也比那些涉世不深的毛孩子高明,所以应该听父母的,其四,所谓青少年自己独特的看法往往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

上述说法听起来冠冕堂皇,然而,都站不住脚。尊重父母、体谅父母是应该的,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剥夺子女的发言权的理由。父母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绝对不能代表真理。把青少年们自己探索出来的结论贬低为不良心态的反映,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病态的专制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想法都是封建家长意识在作怪。如果家长自以为是,以权威自居,不以一种民主的、开明的心态来对待青少年的意见,那么,两代人之间的交流就很难进行。

研究发现,在生涯规划等很多重要领域,青少年更重视父母的意见。他们不顾父母的反对而遵从同伴意见的,往往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领域,如服装样式、言谈举止、朋友交往方式等。一些思想保守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这些方面的言行看不惯,生怕孩子因此而学坏。其实,这些领域中的不同意见,只反映了生活方式的差异,并不牵涉到道德方面的是非。在这些方面,青少年有能力自己做主,这是他们表现自己的身份特征的领地,是他们走向独立和成熟的"试验区"。父母对此横加干涉有害无益。

一个开明的父母可以从孩子们的意见中了解新的信息、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增进对子女的理解,更好地引导子女的成长。

误解四:青少年与同伴交往可能会学坏,所以要在父母的严格监管下进行。

由于社会风气不良,而且青少年的可塑性较大,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学坏。这种担心当然不是多余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对子女的交往行为严加控制和监管,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家长应该关心和引导孩子的交往行为,然而,必须掌握分寸,留有余地。同伴交往是青少年发展自主性、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的过程,他们需要相当大的自由度。如果家长处处设防,事事监管,对孩子交往的每个对象都要进行"资格审查",对交往时的一言一行都要仔细盘问,甚至偷看孩子的信件和日记、暗中查看孩子的交往行为,那么,孩子的同伴交往就无法正常进行,人格也难以健康发展。

误解五:青少年与同伴交往多了,与父母就疏远了。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与同伴在一起时有说有笑,与自己在一起时却寡言少语,不免有一种失落感。尤其是当孩子有了秘密只与同伴分享,而不愿意告诉父母时,一些家长心里很不舒服。这些都给人一个印象:孩子亲近了同伴,疏远了父母。少数家长因此而对孩子的同伴怀有几分敌意。

其实,对这种现象,父母应该高兴才是。青少年能够成功地摆脱对父母孩童般的依恋,建立起同伴友谊,是他们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迈出这一步,并不意味着他们与父母的感情变淡了、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变远了,而只是意味着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方式正在转变,如果进展顺利,他们将会在一个新的基础上表现出对父母更加深厚的感情。

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是在家庭中学会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的好坏对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与父母关系好的也比较容易跟同伴建立密切关系。对于孩子的同伴交往,父母如果善解人意,胸怀宽广,就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同伴友谊,而且可以赢得孩子更深的爱戴。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切勿冒失初尝“禁果”

禁果就像一个带刺的仙人球,匆匆忙忙采摘,也许会带给你满手的伤刺。 一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