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个体将进入一个叫做“性别角色分化”的心理成长过程,这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自然规律。而青春期的“起点”就在12岁左右,大概在18岁左右结束,19岁——24岁被称之为青春期与成人期的“过渡期”。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一些孩子可能在小学五、六年级就进入了青春期,而另一些孩子可能会稍晚一些,在初二或者更晚的年龄开始青春期的历程。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她们)开始出现一系列不同于儿童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譬如,高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发育,男孩子会关注自己的身高、喉结、性器官的发育,女孩子高度关注身材、胸部与其他性征的发育,男女孩子都会频繁地“照镜子”,对自己的衣着打扮和形象气质十分敏感在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并非所有的青春期恋爱都被称之为“早恋”。甚至不少心理专家、社会学家和教育专家反对使用“早恋”这个词,这反映出对于青春期恋爱现象的不同的评判标准与价值取向。也有一些临床心理学家认为,12至15岁的孩子,他们的恋爱仅仅是找找感觉,练习练习谈恋爱,而不能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恋爱,所以,应该叫做“早练”而不能等同于成人恋爱。所以,“早恋”一词仅仅适用于15岁之前的青春期恋爱,超过15岁而出现的中学生恋爱现象,只能叫做“青春期恋爱”而不能界定为“早恋”。也就是说,一个16岁的孩子如果恋爱,其实并不算早。
但不管怎么说,孩子出现“早恋”现象,多数父母还是有些紧张或焦虑,主要是担心恋爱影响孩子的学业,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担忧。因为孩子在青春期面临严峻的中考、高考升学的现实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和异性的交往,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孩子缺乏处理情感问题的理性态度和经验,早恋的孩子容易陷入情感困惑,从而分散学习的注意力。
那么,发现孩子早恋,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必过分焦虑,更不必把早恋看成是“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对异性产生兴趣是普遍的、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他们在与异性的亲密交往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关于“性别角色”的自我意识,甚至因为“有异性喜欢、暗恋”而变得自信。而且,早恋一般不会导致一个必然的恋爱结果,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对异性有明显的“性动机”,他们的情感单纯,而且“对象”也不容易固定,容易被新的异性所“置换”,恋爱关系寿命很短。
父母们请记住:早恋只是“练习练习谈恋爱”而不能等同于真正的恋爱。至于发生在男女同学之间的一般意义上的相互好感,就更不能被说成是“早恋”了,和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往往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早恋就采取“换座位”、“换班”或“转学”的办法来结束男女孩子之间的接触,这是极端盲目和错误的。因为孩子喜欢的“那个对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内心需要找到一种“恋爱”的感觉。即使你给他(她)换了一个环境,早恋的孩子还得继续早恋,而且会越发不可收拾。
——重要的是你不能够横加干涉或禁止,而只能选择正确引导。
发现孩子“早恋”之后,不要跟踪调查,不要私查孩子的信件,不要监视孩子的电话,而要坦诚布公地沟通。理性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谈谈你的看法,表明你观点,但不能强行阻扰。父母可以对孩子的“早恋”行为“约法三章”,譬如:你不能和女孩子单独幽会、不能有两性关系方面的突破等等。但是约法三章的前提是,你要接纳孩子们的那份情感。如果孩子拒绝和你讨论相关问题,父母应该选择回避这个话题。漠视孩子的早恋或者对早恋过度感兴趣都是错误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来自父母双方的阻扰恋爱的力量增强时,恋人之间爱的动力就会增强,甚至双双离家出走直至殉情。实际上,大多数因为“早恋”而一发不可收拾的现象,都有父母们“事与愿违”的推动。关于这一点,父母们不得不深思。
——预防或处理早恋的根本办法是改善亲子关系,特别是要改善“异性别亲子关系”。
这里的“异性别亲子关系”即“父、女关系”和“母、子关系”。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过早恋爱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异性别亲子关系”发展不良。对男孩子来说,主要是缺乏母爱及母子之间亲密和谐;对女孩子来说,主要是缺乏父爱及父女之间的亲密和谐。这几乎是心理学的一个定论。所以作为父母,与其采取粗暴的手段禁止孩子早恋,不如花点时间思考思考,找找心理专家评估一下自己的亲子关系,寻求修通和改善“父女关系”或“母子关系”的办法。当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环境和亲子之间的沟通,早恋的心理动力就会迅速下降,早恋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早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