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早恋不仅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教育难题,也给许多家长造成了一些烦恼。因此正确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采取教育适当教育对策,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试析如下。
一、青年初期女学生早恋的原因
1.生理原因
15~18岁的女学生第二性特征刚刚形成,生理变化引起了性心理的微妙变化。一方面她们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生理变化而产生羞怯感,另一方面她们又希望同龄异性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成熟而重视打扮和化妆。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她们希望与同龄异性交往的心理便应运而生。
2.社会文化生活中对性爱的描写泛滥,促使青年初期女学生早恋意识的发展
15~18岁的少女一般都喜欢看小说、电视、电影和戏剧等,大都喜欢唱歌。然而我国的文艺界这些年来却大肆描写性爱,这种精神生活的刺激,对正处青年初期的少女的性心理起到了催化作用。甚至在文艺自由的口号下,相当多的黄色文艺作品也流向了社会,成为导致少男少女性过错的腐蚀剂。
如这几年一些港澳的情爱小说充斥大陆,其中很多被搬到电影和电视上,甚至连一些传统的古代爱国题材的故事也被人为地加进了爱情内容和床上内容,这些文化对青年初期的少女影响极大,为了获得“白马王子”的爱情,少女的表现往往是大胆而冲动的。
3.相互攀比心理的刺激,激发了早恋行为的公开化
据了解,一些学校的学生的早恋是受同学或知心朋友的影响,为了不失面子而加入早恋者的行列的。青年初期的少女喜欢三五成群结成小团体,而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往往形成不同的多个小团体,而有的小团体则是早恋同盟者的小交际圈。好朋友在一起无话不谈,先行早恋者难免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早恋经验。在朋友的言传身教下,一些少女便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白马王子”,以结伴成双向朋友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
4.家长和教师的压抑性教育,激发了女学生早恋的逆反心理
由于社会上反对早恋的呼声很高,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女儿因早恋耽误了学习或发生过错,对女儿的异性交往采取了限制措施。而一些学校的教师害怕学生早恋发生过错,把早恋看成是洪水猛兽,对男女生交往表现得草木皆兵。于是家长和教师共同采取了压抑和限制的教育对策。在反抗心理的作用下,被限制的双方会立即增加接触的次数,甚至使双方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结果被推向了早恋。
二、对女学生早恋的教育方法
对女学生早恋现象进行教育,应该考虑她们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好。
1.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疏导法
心理咨询教育应当采取集体咨询形式和个别咨询形式相配合,同时开展一些性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搞讲座时应该将男女生分开进行。集体咨询可以解决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短期教育效果比较明显。如在一次咨询中,一名学生用纸条提问:“当遇到别人向我求爱时怎么办?”笔者当即回答:“女孩子接到男孩子的求爱信并不是坏事,这说明你已经成熟并能引起男孩子的兴趣和好感。你首先应该向他表示感谢。但是学生时代谈恋爱有许多不利的方面……”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用事实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性后,又告诉她们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懂得如何拒绝对方又不会使对方感到难堪还会与自己保持友谊。这种心理咨询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2.精神转移疏导法
所谓的精神转移疏导法,是指开展多种多样有教育意义的趣味性活动,调节学生的精神生活。把处于“爱情朦胧期”的学生的剩余精力及时转移到她们感兴趣的活动上来,以冲淡恋爱意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因为许多女生的早恋与学校精神生活枯燥有关,她们感觉无聊而用“爱情”填补精神上空虚。所以适当开展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才能获得发展,同时也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
3.说服教育、自我解脱法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不可歧视,也不可压抑,更不要公开批评。教师可以用事实进行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恋爱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没有什么丢人的。恋爱也是公民的自由,任何法律也不限制。
总之,解决青年初期女学生早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因为促使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之从早恋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