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青春期心理 > 米德:寻找人类的青春期

米德:寻找人类的青春期

来源:心理学空间   
人气:

青春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也是人们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因此,玛格丽特·米德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研究探索人类的青春期,了解青春期的重要意义。 玛格丽特·米德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米德1901年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中产家庭,父亲是商学院的教授,母亲是社会学博士。最早影响米德成长轨迹并非她学识渊博的父母,而是陪伴了她整个童年的祖母。米德的祖母受过高等教育,曾是一名教师,但并不古板。米德在祖母

青春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也是人们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因此,玛格丽特·米德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研究探索人类的青春期,了解青春期的重要意义。

玛格丽特·米德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米德1901年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中产家庭,父亲是商学院的教授,母亲是社会学博士。最早影响米德成长轨迹并非她学识渊博的父母,而是陪伴了她整个童年的祖母。米德的祖母受过高等教育,曾是一名教师,但并不古板。米德在祖母的教育下变成了一个多面手。在成年之前,玛格丽特学过纺织、音乐、雕刻、绘画、算术和诗歌。8岁时,祖母让米德观察记录妹妹的语言习惯,算是米德最早的有关人类学训练。米德甚至还学会了木工活,在22岁结婚时,她亲手制作了房间里的家具。

米德:寻找人类的青春期

转折

米德在纽约巴尔纳德学院获得了英语和哲学双学位,之后她又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1924年,米德结识了人类学一代宗师弗朗兹·波亚士和他的女助手露丝·本尼迪克特。波亚士和本尼迪克特的渊博学识和巨大的人格力量给了米德投身人类学研究的勇气和信心。她迅速完成了心理学专业的硕士论文,和比她年长14岁的师姐本尼迪克特一样,成为波亚士麾下一员骁将。

小岛上的青春期

1925年,23岁的玛格丽特·米德不顾波亚士的劝告,只身前往南太平洋小岛萨摩亚,开始了人类学最基础,同样也是艰苦而重要的田野考察。米德希望在这里寻找一个答案,那就是困扰美国青少年的青春期问题,究竟是文化造成的结果,还是所有年轻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为了与当地青少年更好地沟通,米德不但要学习当地语言,还要适应不那么现代的生活方式。在与萨摩亚村的村民生活了数月后,她发现这里的年轻人能够毫无困难地从孩童阶段过渡到成人阶段,并没有像美国青少年一样,出现叛逆的青春期。她为这个发现付出的代价是身体上的创伤。由于医疗落后,米德在岛上感染了疟疾,这种病困扰了她一生。

米德根据在萨摩亚的调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人类学著作《萨摩亚人的成年》。该书在1928年出版发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成为了20世纪最流行的人类学著作,而且数次入选20世纪100本最重要的书籍。早在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就曾经出版《青春期》一书,提出了“青春期危机”的理论。霍尔认为青春期是人类的一个过渡阶段,意味着个人心理形态的突变和危机。在霍尔之后,也有心理学家把青春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和“心理断乳”,这些理论均将青春期视为遗传学的结果。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向传统的理论发起了挑战,指出了文化因素对于青春发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米德调查发现,萨摩亚人生活方式简单,因此不会为前途困扰,不会质疑人生,文明社会年轻人所经受的压力在这里也不会存在。这说明至少在青春期的行为方面,后天的文化因素要比先天的遗传因素更为重要。

代沟

20世纪60年代,欧美战后经济复苏,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社会动荡,学潮频频爆发,在这些现象背后,是年轻人和长辈的对立。一条新的、深深的、史无前例的世界性代沟出现在青年人和老人之间,这是未来与过去的碰撞,老年人过去用智慧和丰富的阅历主导着社会,这种权威正受到新一代的挑战。此时的米德已经将研究视野转移到当代社会。

1970年,米德最后一部重磅作品《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正式出版。米德将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后象征文化,即晚辈向长辈学习;互象征文化,即晚辈和长辈互相学习;前象征文化,即长辈向晚辈学习。“前象征文化”是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父辈的过去就是后辈的未来。房龙曾说:“在无知的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受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是老一辈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他们的责任。但是在时代的剧烈变迁中,年长者的智慧遭遇了滑铁卢,他们不再是后辈们信赖的榜样,在引导子女的问题上也时常捉襟见肘。

米德认为解决这种代沟的方法就是老一辈向年轻人学习。米德与自己的女儿之间便有着特殊的关系,她们不仅是母女,也是朋友。米德提倡“教孩子在风暴里筑巢”,她的女儿后来也成为了人类学家。她说,我和妈妈从不简单地活着。米德的这本书虽然受到了老一辈的抨击,但同时也赢得了青年一代的认同,并推动着未来。

影响

1969年,《时代》杂志用“世界祖母”来称呼玛格丽特·米德,她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在美国,她甚至和居里夫人拥有一样的地位,《纽约时报》称米德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把社会人类学带入了光辉的科学时代。米德在1978年因病离世,前美国总统卡特在哀悼时说,米德已经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思考方式教给了成千上万的公众。

批评

在米德去世后,澳大利亚学者德里克·弗里曼在1983年出版了《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书中对米德在萨摩亚的研究提出了质疑,并认为米德的结论存在根本性的错误。弗里曼引发了人类学界的论战,美国人类学联合会在弗里曼作品面世不久即通过决议,认为该书“写得很糟糕、不科学、不负责任和误导”。此后许多人类学家都出来批驳弗里曼。但弗里曼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也成为人类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争议。

玛格丽特·米德寻找人类的青春期,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但她最后让人们了解到青春期这一阶段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对青春期教育的意识。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切勿冒失初尝“禁果”

禁果就像一个带刺的仙人球,匆匆忙忙采摘,也许会带给你满手的伤刺。 一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