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颓废感的、劲爆荒诞的音乐,以及天花乱坠不知所云的网络签名……这些令60后、70后的“老古董”们匪夷所思的“火星文”和“脑残体”,以标新立异的姿态携“非主流文化”之名正式登陆大众生活。
显而易见,这些“非主流现象”无不张扬、宣泄着各种各样的躁动情绪。对于文化价值观尚未清晰牢固、恰逢青春逆反期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情绪很容易引发共鸣,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缺乏节制和判断力,情绪颓废、脆弱,容易封闭自我,充满不安全感等,不容忽视。
“非主流”从何而来
目前,对于“非主流”这个概念,并没有绝对权威的阐释。网络上一条还算中肯的释义如是说:非主流是主流的逆向思维,指不盲目跟从主流,另类、个性,相对于主流超前或者滞后。
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那么“非主流”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它最初起源于欧美的“朋克”文化。“朋克”早期是一种地下文化,本意宣扬反压迫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力图改变现状。“朋克”外化为音乐、服饰等社会文化形式,带着激烈和晦暗的意味。但另一方面,它还有着本质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基于青少年特质的一种年轻的,有想象力、创造力与活力,不被传统所拘束的文化。可以说,它是一切“非主流”在文化艺术上的创造思想和精神源泉。
再回头看中国当前的“非主流”,却显得离“非主流”的要义相去甚远,更多的只是一种肤浅的“非主流现象”。这是因为“朋克”在流传过程中,被日本、韩国注入了一些本土的“非主流”元素,使其渐渐背离原位,空留“非主流”的外壳。从哈日族、哈韩族的大热,到“超女”带来的中性风潮,“非主流”开始显现出它的“腐朽文化”特征:有人刻意拿颓废伤感当饭吃,网恋、逃学、厌学,甚至,刻意追求出口成“脏”……
在我们身边,很多青少年在“非主流现象”中寻找精神慰藉,他们盲目追求另类,分不清虚幻与现实,不懂得自尊、自爱,甚至出现自残、肆意挥霍金钱、过分扭曲自己以求与众不同等行为。他们的“非主流”行为并非来自于自主的意识,更多的是一种盲从,缺乏正确的认知所导致。这恰恰体现了心灵成长的过程中是多么需要健康文化的导向,否则这些“非主流现象”就会乘虚而入,占据青少年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