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中输入“网络”两个字,82100000个检索结果瞬间展现在屏幕上。
网络无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不仅是信息的传播基地,更为人们的工作生活
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更毫无疑问地成为民间舆论的最大平台。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曾公布这样一组数字: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已达到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上网计算机总数为416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4.6%,网络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这份报告宣称:“经过10年快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并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行业互联网发展成为深入我国各行各业的社会大众的互联网。”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关心网络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关心网络的发展性质。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网络处处长柳士发不无感慨地说:“我国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媒体,确实是因为民间的力量起了作用。欧美发达国家网民已达到人口总数的5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但是网民还不到1亿,还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柳士发认为,与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一样迅猛的是它的没有规则和不守规则。他说:“我们的网络文化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一些网站品位不高,质量把关不严,一方面存在着信息数量的过剩,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信息结构性短缺。”
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上孳生蔓延的色情化倾向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倾向成为舆论抨击的焦点,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有人甚至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一些网站正在“变色”,亟待回归本色。
2003年,全国政协委员朱尔澄曾经披露了一份调查报告,北京市有20余万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目前北京未成年人患“网络成瘾症”比例高达14.8%。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造成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以及目前社会上电子游戏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他们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发生对他人施暴的事。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今天,这个数字有增无减,“网络成瘾症”成为危害孩子健康的疾病。
尽管如此,专家们仍认为,应该合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决不能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柳士发认为,互联网发展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将网络看成是“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关键是怎样规范和引导网络的发展,管理者要追求速度更要讲究尺度,任由丑恶罪孽滋生,对互联网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态度要积极一些,对策要丰富一些,行动要敏捷一些”。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大多数网络游戏确实缺乏文化内涵,许多网络游戏的内容也确实充满了暴力和色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应该看到,网络游戏本身并不具备破坏性,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为青少年把握好尺度、正确引导,网络游戏就不会变成洪水猛兽。也有一些网站提供的棋牌类、益智问答类、体育类的网络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学到了知识,有益于青少年成长。假如网络游戏商在开发新游戏时,能在游戏中设计一些需要孩子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将科学文化知识与游戏闯关等内容有机融合起来,那么,网络游戏将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学以致用,拓展思维空间,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