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生理发育较快而发展相对迟缓。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而水平的提高却相对缓慢一些,这就使得他们缺乏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常常表现为过剩的精力有时使用不当,甚至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特别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易进行暴力性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独立意识增强而认知能力较差。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有一种力图摆脱对成年人依附的强烈愿望和要求独立自主的状态,遇事常常自作主张、一意孤行。对外界社会充满了好奇,但社会阅历不深,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也差,思维方法也具有一定片面性和表面性,对许多问题也往往分不清是非、搞不清楚现象与本质,不能正确而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容易产生逆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个人需求急剧增长而受客观可能性的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个人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少年的有些需求是合理的,但又是客观条件所不允许的;有些需求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非道德、非法的,所以这种需求必然受到各种限制而不能满足,为了满足需求,就要铤而走险,实施犯罪。
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有效的犯罪预防,就要从思想、等一般规律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育预防措施。一是结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特点,人民法院要围绕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情况、家庭情况、社区情况、交友情况、、生理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为公正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被告人提供依据。二是及时矫正青少年犯罪前的状态,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针对青少年犯罪前的不平衡、逆反和空虚寂寞感等状态,可以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手段,为青少年营造温暖的环境,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抑制自我空虚感。在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重视他们的敏感、好奇、喜欢模仿和爱冒险的特点,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三是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学校要开设健康教育课堂,为青少年提供解决烦恼和困惑的途径,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性格和品格,同时,还要将法律知识贯穿其中,从细微处将普法教育体现出来,努力将青少年培养成独立自主、人格完整、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