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行为的主体,人的不同行为都会表现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儿童的心理较为单纯,也容易了解。只要你细心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表情啊,行为啊,背后的意思与大人是有区别的,他们很简单。比如孩子喜欢打人的原因就很有意思。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
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孩子的各种表情和行为都能够体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要想照顾好孩子,就要对孩子的行为表情中掩藏的意思有个了解。孩子一直哭说不定就是饿了,你把他抱起来一直哄也没用啊。孩子的不好行为,你需要好好教导,要给他时间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