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之前,先做一道心理测试,听听专家的高见,减少选择失误,的确很有必要。比如,看似简单的求职信、简历,却大有"学问"。写得好的求职信、简历,是一块很重要的敲门砖,可以在你和用人单位未谋面时,给对方一个清晰的印象,让你事半功倍。职业指导专家会告诉你,除了简洁、明了、完整以外,求职信还得根据不同单位、不同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突出个人特长。例如,你要是应聘文员,你就要突出自己的写作能力强、细心、耐心等;如果你要应聘的是翻译,还要强调你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等。这样即使不能百发百中,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许多单位虽然对学历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它们更重视毕业生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如果求职者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一味强调自己的高学历,不切实际,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环境,片面要求高待遇,一心向往大城市,除此之外,不屑一顾,这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一个"怪圈":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毕业生找不到想找的岗位。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就是毕业生就业心态出了问题,对自己发展定位不准、方向不明。
与此类似的心理误区还包括:以为"学而优则仕",削尖脑袋往政府机关钻,往往由于竞争激烈而败下阵来;缺乏独立意识,自己找工作不着急,总希望父母或亲戚帮忙解决;没有竞争意识,保守心理严重,不敢迎接挑战,或过分谦虚,不敢亮出自己的特长;羞怯心理严重,在求职现场丢下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低就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不敢自我"明码标价",只求找个单位草草签约了事,给日后工作带来隐患。
实际上,只要简单地与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交谈几句,做个测试,明白自身条件,求职就主动多了。职业指导专家蒋欣认为,求职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敬业与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是企业所关心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三资"企业偏重于强调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和诚信;民营企业重实干、敬业、忠诚、奉献。另外,企业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位员工的要求也有所侧重。比如,日本某公司招聘普通员工很重视工作能力,但对管理人员和高层人员还要求有工作经验、创造能力、忠诚与敬业等。
不少主考官喜欢通过一些突发事件来考察应聘者的反应能力。例如,某单位招聘总经理助理,结果应聘者刚进去就碰上"停电",这时应聘者该怎么办?心理咨询专家提醒:这就是考验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应聘者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要迅速弄清什么是问题的症结,把自己当作雇员,置身其中,积极处理突发事件,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旁观者。或许,这一念之差就决定了你今后的命运。
当然,现实或许并不像讲起来那么简单。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抱怨,刚刚走出校门,哪里有什么工作经验呢?企业或许有自己的看法,现在人才市场供需反差很大,企业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当然就会提高对人才的要求,选择有经验的员工可以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求职时先来一番心理咨询更显得必要。
据抽样调查 , 不少大学生择业"心理价位"过高,特别是名牌大学研究生对职业报酬高出往届毕业生近20%。充满机遇、竞争、诱惑的大都市,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港湾"。目前在大学生中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天南海北都不怕",意思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哪里都行,但除了这些地方,别的地方就要考虑考虑了。有些毕业生不惜以种种方式,甚至准备"打临工"留沪择业。
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的自我约束。调查显示,有85%的在校生打算就业时签约不超过3年;有近70%的人估计自己工作不满3年就要"跳槽"。于是,有些应聘毕业生一边在签约一边又另觅他途;有些以签约单位为跳板,另达目的后便报以"毁约"。
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和压力,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抱怨求职难。然而一些用人单位也在叫苦:不是我们不招人,而是许多大学生眼界太高,非外企不去、非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去,哪里看得上我们这种"冷门单位"!最近,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一次招聘会上,当苏州一家台资电脑公司对应聘者介绍月薪为1500元时,不少投递简历的学生立即要回简历,认为这么低的报酬简直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而这家公司经理颇感迷惑:"这条件在苏州算不错啦!"
眼下人才市场,大学生的求职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袁志刚教授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在大学生求职观念的滞后。他说:"以前,读大学可以算得上是''''精英教育'''',但如今大学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了,这是我国教育水平日趋提高的重要标志。依我看,毕业生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即对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待人接物的能力、擅长的技能及个人志愿做一下充分的、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如果一味坚守着''''读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的观念,千军万马涌向知名企业、高薪这座''''独木桥'''',造成中西部和农村人才奇缺,从长远来看,非常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袁志刚教授建议,对一些愿意去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社会应给予较高的礼遇,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和非常灵活的流动机制,消除植根于学生心目中"到欠发达地区没有前途"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