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供需结构性心理矛盾突出
一方面,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 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 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8 年达559 万人,2009 年达610万人,2010 年达630 余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缓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1 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 万人。
3.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从总量看目前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部分在职劳动力由于技能或经验知识即人才资本存量不能适应新的产业及其带来的新就业岗位,造成结构性失业,成为新的失业群体;同时由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低下,造成就业心理压力大,风险率增大,工作稳定性减弱。
4.劳动力市场失灵
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
面对严峻的就业心理形势,笔者认为“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主要来自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面。
1.自身原因
(1)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2)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心理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
2.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主要是看重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而“提高职业心理素质”、“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甚至学校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理心态”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单位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3.社会原因
(1)出口减速。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 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2)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 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全国工商联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 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税收增长33%,低于全国整体0.8 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 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产生冲击。
(3)企业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两税合一等政策,也会提高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人工成本。目前来看,受成本上升影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此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基于经济学原理的大学生就业选择分析
1.从资源的稀缺性考虑,大学生应树立弹性就业观
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相对于无限欲望的有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因此,面对就业前景的无限期望,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所以大学生应树立弹性的就业观,摆正心态,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坦然做出自己的选择。
2.从就业目标考虑,大学生应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选择方法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与个人必须做出选择,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必须选择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单位;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也必须选择单位需要的人才。两者是双向的,双方都在寻求最优资源配置。
3.从边际分析法考虑,大学生应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经济学家在决策时还运用一种方法叫边际分析法,它所考虑的不是成本和收益的总量,而是增加量。大学生就业时选择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虽然从短期利益考虑,其满足程度(总效用)不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长远利益考虑,其个人发展的潜力大。它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会在很长时间内不断增加,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真正发挥大学生的特长,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就业建议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确立,大学生择业和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所以,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找准定位。
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
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
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
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和个心理学专家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顺从”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就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民经济比较吃紧的社会环境里,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理面临的机遇。
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
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就业心理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
4.自主创业,就业有新路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建立大学生创业心理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街,也可与企业或研究所联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
此外,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首先,家长要改变求稳怕险、小富即安的就业观,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资助子女去创业;其次,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尤其是需要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心理创业人士搞好“传、帮、带”并起到示范作用;再次,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要大力扶持,如在资金、税收及投资环境等方面多予以照顾和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