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学术名词 > 什么是“同性恋

什么是“同性恋

来源:regards   
人气:

名词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指向”。同性恋(homosexuality)“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89;1994)。性指向(sexualorientation)持久地被某一性别成员在性爱、情感或幻想上的吸

名词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指向”。

同性恋(homosexuality)
“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89;1994)。


性指向(sexualorientation)
持久地被某一性别成员在性爱、情感或幻想上的吸引。


性吸引(sexualattraction)
个体间在性爱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性唤起(sexualarouse)
外界刺激或内心幻想引发性生理反应的过程。


易性症(transsexuals)
又称性别转换症。是指感受到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的矛盾或不一致,深信自己是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另一性别的成员。


同性性行为包括:
男男性接触(mansexedwithman,MSM)
女女性接触(womansexedwithwoman,WSW)

来源:中国心理教育网

关键字标签:同性恋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