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学术名词 >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

来源:雪岭飘零   
人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haloeffect)。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方面,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坏”,就被一种坏的光环笼罩住,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后者是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称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halo effect)。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方面,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坏”,就被一种坏的光环笼罩住,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后者是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称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 effect)。我们已经指出,人的社会知觉往往受到个人"内隐人格理论"的影响,他们常常从个人具有的一种品质去推断他的另一种品质。尤其当存在"核心"品质时,人们更具有这种推论向,这使得在社知觉中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即认为好者十全十美、坏者一无是处。
戴昂等人(K.K.Dion,E.Berscheid&E.WaLster,1972)分别让被试看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人、没有吸引力的人和一般人的照片,然后要求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要评定的这些点与有无吸引力并没有关系。结果发现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没有吸引力的人则得到了较低的评价。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严重者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即只要认为某人不错,便认为他所使用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不错。近年来流行“追星族”便是青少年因喜欢某位歌星的某一特征(唱的歌、长相、头发、行走姿式等)而盲目崇拜、模仿歌星,甚至不惜代价去搜集歌星使用过的物品。有些人利用晕轮效应作用,刻意将自己打扮成某种人的外表,投人所好,从而行骗屡屡得手。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网

来源:http://psychology.hr.com.cn/detail.php?id=64495

关键字标签:效应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