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高峰期基本发生在;2周,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5年(我们常说的离职点)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之内的员工,想要离职了怎么办?
各阶段的原因不同,分别诉说:
2周,离职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招聘错误(性格不符)或者是面试官过分抬高了你对职位的预期(比如告诉你有什么样的培训、发展机会、福利,但事实相反),基本责任不在于个人;
我的建议是换,不靠谱的HR会带来更多不靠谱的人;另外性格很难改变,强行契合需要一个长期适应过程
内因:本身处于学校与职场之间的转换期,对工作的期望过高,产生落差;
建议多和其他人进行交流,通过公司之间的对比寻找亮点降低落差(我们公司有10天年假!我们公司春节提前放假3天!),同时自己去寻找一些宣泄途径(唱歌、运动等);主要是调节心态;
3个月,焦躁的大部分原因是工作上没有突破,处在一个对旧工作已经熟练,但还驾驭不了新工作的阶段【高不成低不就】;
这时候分为三步,一是平时多浏览行业网站,尝试在工作中采用新的流程或方法,二是跟领导沟通,寻找机会获得新的工作内容;三是将手上的一些简单事务剥离,交给实习生或者更新的员工
6个月,这个时间更多的是对职业的迷茫,这个职业的未来如何发展?到底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职业;
在职业选择上很难笼统的说,多和其他职业的人进行交流,有了互联网,你可以很方便的知道其他人都在做什么,如果你对其他职业确实有兴趣,看看能不能和自身的工作相结合,复合型的人才很受欢迎;
1年,基本上就是待遇和职位问题了,而且大部分是因为没有获得提升,同时又有了一些资本,开始寻找机会;
老实说这一步给不出什么建议进行调节,因为确实会有更好的机会放在眼前,需要自己衡量和判断,如果真要跳槽,不要光看目标岗位的薪酬和职位,还要衡量下风险。
综上,建议新员工刚入职时,先放低期望,要明白你现在的年薪迟早是你的月薪;你如果只对出勤负责,公司也只会就你的出勤给你回报。
入职后开始寻找一些行业内网站、微博等,及时收藏和消化,在工作中尝试新的方法或模型,将旧工作变成新工作;
在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去跟其他职业的人交流,做到在内行眼中不外行,在外行眼中很内行;
如果真的对职业产生疑惑,去选一个你认为你适合的职业,去关注,尝试在自己目前的工作中结合;结合熟悉之后,可以尝试做一个复合型的职位,也可以通过跳槽进行转行;
心理焦躁期是人都会有,区别只在于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