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心理人 > 劳伦斯·科尔伯格-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道德哲学家

劳伦斯·科尔伯格-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道德哲学家

来源:互联网   
人气:

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是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道德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在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道德教育实践方面具有创造性贡献。1945年,二次大战接近尾声。中学毕业的科尔伯格亲眼见到了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还曾经被关在集中营中。这一段经历对他的学术研究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使他从历史上的血腥屠杀中认识到人类需要道德教育,需要对道德教育进行指导的哲学。1948年科尔伯格进入芝加哥

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是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道德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在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道德教育实践方面具有创造性贡献。1945年,二次大战接近尾声。中学毕业的科尔伯格亲眼见到了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还曾经被关在集中营中。这一段经历对他的学术研究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使他从历史上的血腥屠杀中认识到人类需要道德教育,需要对道德教育进行指导的哲学。1948年科尔伯格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西方近现代的道德教育流派主要有三个,一是以法国思想家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二是源于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文化传递主义,三是开创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浪漫主义的哲学基础是,道德是一种源于人内心的判断善恶是非的本性,儿童有先天的善,道德教育就是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儿童自己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本性。那些来自成人和社会的文化只会压抑他们的发展。与浪漫主义正好相反,文化传递主义认为,道德的形成恰恰是社会环境和文化作用的结果,因为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能够被外在环境影响和控制的,教育就是运用各种方法把知识和价值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在科尔伯格看来,这两条路线都有明显的缺陷,首先是把道德看成可变的、相对的。前者把道德看成是个人的,后者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一种社会需要,没有最终的标准。其次,这两个流派犯了自然主义错误,即直接从“是”推出“应该”。zhlzw.com中华勵志网通俗来说,“是”在这里指人类身心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心理学事实和规律,“应该”指人们希望教育所得到的好结果。浪漫主义把孩子身心的有规律性的发展直接等同于孩子善良道德的形成,主张让孩子在完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展开其所谓的内在的善,实际上最终是取消了教育。文化传递主义立论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主张人的某种行为会在受到外在刺激的情况下得到强化,所以,善良的品德会由于受到正面的强化而形成。前者走向了只重视主观世界自身的极端,后者走向了完全漠视主观世界的极端,两者都是不可取的。进步主义则自认为克服了两者的缺点,主张道德形成过程是儿童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道德是发展的,是人的主观世界在社会文化环境作用下主动改变的过程。其心理学前提是,人的心理是一种以水平不断增加为特征的内部结构的发展过程,是内部与外部互相作用的结果。道德的形成和道德教育都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心理学基础上。
科尔伯格遵循这条路线,从1955年做博士论文开始,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儿童的道德结构发展的研究上。科尔伯格在芝加哥地区找了72名儿童,全是10—16岁的男孩,和他们进行“道德判断会谈”。zhlzw.com中华勵志网以大量的第一手会谈资料为依据,完成了论文《10到16岁时期的思维与选择方式的发展》,提出了著名的“道德推理类型学”,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三种不同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水平的类型,而且是按照一定顺序发展的,形成了六个不变的阶段,即:水平一:前因循水平处在此水平的儿童不关心社会文化规则所规定的所谓正确的行为方式,而关心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关心自己的行动带来的后果,并从自己行为的后果是得到惩罚还是奖励来采取行动。水平二:因循水平处在此水平的人主要从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角度出发考虑和处理道德问题,把他人的期望和社会秩序、社会规则当作是正确的原则来接受,并据之采取行动。水平三:后因循水平处于此水平的人已经能够超越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来思考和采取行动。所谓超越,即个体的道德水平已经达到了最普遍的公正原则,他考虑的规则、价值和所采取的道德行为是根据人类的整体利益作出的。
在这项成果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没有考虑人的主观世界,几乎是一种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的灌输。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促进儿童内在的道德发展阶段按顺序由低向高发展,而不是教授干巴巴的道德原则和条文。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自然发展,并据之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科尔伯格先后采取了道德讨论策略和正义团体策略两种实践方法。道德讨论策略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组织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使学生在判断相关道德问题上产生激烈的思想矛盾,从而促进其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到了70年代,道德讨论策略走出了美国,影响远远波及许多其他国家,很多学校在道德教育中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下面是他们使用的道德两难故事之一:某小镇有一对兄弟,十分窘困,想偷偷离开,可是没有钱。于是哥哥在一家商店偷了1000美元。弟弟则向一位老人借钱。这位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心肠,弟弟撒谎说,自己生了严重的病,急需钱手术,希望老人借给他1000元,病好之后还给他。其实,弟弟没有病,更不会还钱给老人。老人虽然与弟弟素不相识,却给了弟弟钱。最后,兄弟两人离开了小镇。1、哥哥偷钱和弟弟骗钱,谁更坏?为什么?2、你认为欺骗老人是最坏的事情吗?为什么?3、一般而言,人们为什么应该信守自己的诺言?4、对你不十分熟悉的人、或者可能再也见不着的人,信守诺言还是重要的吗?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5、为什么不应该偷商店的东西?6、财产权有什么重要性?7、人们应该遵守法律来做事吗?为什么应该或为什么不应该?8、老人把钱借给弟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尔伯格逐渐认识到,道德讨论策略其实有许多的缺陷。最主要的是可能犯了自己一直十分忌讳的混淆“是”与“应该”的错误,把心理上的“是”与道德上的“应该”直接等同了起来,把心理学理论直接运用到了道德教育中。另外,这个方法不能直接由提高孩子的道德认知水平导致孩子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前者只能间接促进后者。再有一点是这个方法非常繁复,不易操作。
70年代初,受到以色列集体农庄的影响,科尔伯格从改造女犯人开始,引入了正义团体策略。其具体做法是让大约60到100人组成一个团体,在5名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民主性的活动,以创造出一种公正的集体气氛,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包括议事委员会、顾问小组、纪律委员会和集体会议。团体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一票表决权。正义团体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可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加强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并促使他们实践道德行为。可惜的是,科尔伯格还没进行全盘总结,就因为意外于1987年离开了人世。
科尔伯格的理论和实践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掀起了美国70年代之后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zhlzw.com中华勵志网不可避免,科尔伯格的思想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道德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即怎样从道德认知有效导致道德行为上,仍然存在较大困难,但是,可以不夸张地说,他的思想和实践对道德教育学起到了部分奠基性的作用。在对他的大量悼念文章中,世界最权威的道德教育学术杂志《道德教育杂志》写道,他在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发展方面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在这些他致力研究几十年的领域中,科尔伯格超出了同时代的所有人。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一直是摆在首位的,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在某些方面问题十分突出,这与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和研究水平有密切关系。研究科尔伯格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现在亟待提高的道德教育水平和急需改革的硬性灌输方法,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关键字标签:劳伦斯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尔世界著名伯格当代道德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随机美文

热门文章